走好经济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全面深刻,在每一个经济学人心中激起强烈反响。十九大以来,我们老员工群体中掀起了读十九大报告的热潮。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我们每个人应牢记心中,始终奋斗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次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36年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首次变化。在此前,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法治、思想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且这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我国国力日益繁盛,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跃升。目前,我国GDP已达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服务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在最初提出“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定位时,我国生产力极其落后,连人民的生活基本需求日常消费品等都无法满足,如今的成果显然已使我们摆脱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名号,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逐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人们已从对物质文化的需要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此之外,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国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主要因素。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是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因。
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变革,是对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现状的新认识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内容的拓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既发展了先前对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表述,又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想要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创新变革,重点就在于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2015年1月26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中,习近平就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习近平提出这样的改革不是没有依据的,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决定了我国在这一时期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早在2008年就有很典型的先例: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美国乃至全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动荡,出现衰退。而促使美国经济快速走出衰退期的,重新恢复活力的,正是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力。根据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供给能够带来需求的发展,这就成为了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如果较多行业是处于成熟或老化阶段,那么整个经济体都会缺乏活力,逐渐衰退。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供给点来刺激经济,使需求增加。
放眼当下,当前中国经济受到三大供给约束:高行政成本约束、高融资成本约束和高税收成本约束。这三大供给约束就使得社会难以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经济体的活力就会下降,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降低,整体运行趋势就会向下。为了破除这三大约束,近些年来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离真正实现彻底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比如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促进市场自由竞争;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等等。
在如今电商行业极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势必会受到巨大冲击。但实体经济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基。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所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现实国情告诉我们,中国工业发展还有迫切的需要和巨大的空间,亟待构筑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所以我们要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为了发展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快速转型升级,我们就要从创新变革入手,对传统落后产业进行改造。将高新技术注入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这是一些具有坚实实体经济基础的发达国家的重要成功经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以创新变革是重中之重。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除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新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能为我国增加经济发展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新性理念。
不断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新矛盾还需要党、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五年来党政工作的成功给了我们充分信心。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们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傅佳雯)